信扫描序列号:s1934
写信日期:1992-12-08
写信地址:江苏省南京市
受害日期:1937-12-12
受害地址:江苏省南京市
写信人:赵斌
受害人:赵致广(赵斌的父亲)和多位战士
类别:南京大屠杀(NM)
细节:父亲是南京国父陵园警卫处的卫士,1937年12月12日侵华的日军到了陵园放火、炮轰陵园还惨杀警卫战士从12月12日到15日共杀害战士26人,我父亲就是其中之一。日本军队我家的伤害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因此本人要求日本政府赔偿。
尊敬的童增先生:
收到您的回信十分高兴,也非常就激动,高兴的是作为一个日本侵华受害者能得来自首都北京的关心和支持。激动的是,有您和一大批学者正在不辞劳苦的为千百万受害者伸张正义,捍卫民族利益,进行着不懈的战斗。我和千百万受害者向您致最崇高的敬礼!谢谢您们!!您们辛苦了!!
童增先生:现在我把今年8月在天皇访华前夕给日驻华使馆的一封信的内容告知您。(此信已被南京市公安局扣留),另一同样内容的信寄给了“法律与生活”杂志社。另外,将向您提供总理陵园警卫大队留守处全体卫士被日军杀的具体历史资料。(其中赵致广是我父亲)收阅后请及时回信。
谢谢
民间受害者
赵文民
92年12月8号
尊敬的大使先生:
在开始写封的时候,首先请允许我把话头提到难忘的一九三七年,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的灾难,犯下了中国人民难以饶恕的罪行。这一历史结论为全世界和日本政府所公示,我不需一一列举事实了。
我是日本侵华民间受害者之一。我的父亲是南京国父陵园警卫处卫士,年复一年的守卫在国父孙中山先生陵墓旁。1937年12月12日侵华日军的魔爪伸进中山陵园,践踏我中华民族乃至世界伟大人物孙中山先生的长眠圣地,火烧紫金山,炮轰中山灵堂,残杀我警卫战士。从12月12日至15日四天中国父陵园留守处廿六名卫士全部被日军杀害。
我父亲被日军杀害以后,在战乱的年代,我母亲怀抱一个刚刚出生的婴儿为活命四处逃荒要饭,历经人间苦辣辛酸,无法用言语来表达。八年后日军投降了,我母亲还不知道我父是否还活在人间,天天盼,夜夜想,流干了泪,望瞎了眼,终于聚老成疾,年仅三十岁我可怜的母亲喊冤命归黄泉。从此我成立一个无家可归的流浪孤儿,尊母遗训,天南地北四十余载,寻父下落志坚不移。终于1990年9月在中山陵孙中山纪念馆找到了我父亲的下落进而查得我父赵致广等廿六名中山卫士被日军杀害的历史档案资料。
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战争,使我国土破碎,财产被掠,中华民族遭到难以忍受的痛苦和灾难,千家万户家破人亡,妻离子散。日军侵华罪行累累,罄竹难书。
有着博大胸怀,高瞻远瞩的中国政府为中日两国人民世世代代的友好。在1972年9月中日邦交正常化联合声明中,中国政府放弃了对中日战争赔偿的要求,可是并没有放弃对日本的民间受害者的索赔,战争赔偿和民间受害者赔偿是不同的。日本现政府应慎重考虑中国人民的情绪,着眼于中日两国人民世世代代友好的大局,依照国际惯例,和国际人道主义原则,给饱受战争摧残的中国民间受害者予合理的赔偿。中华民族受害者有千百万,但就我个人而言,我父身为国父陵园卫士,无辜被日军杀害。我母亲为此一命归天造成我一家三口中的两条命案。我由一个战争时代的婴儿在血和泪交汇成的历史长河中渡过了人生大半旅途,两鬓已染白霜的我一生所受精神上的痛苦是任何代价都无法弥补的,日本政府对我一家所蒙受的灾难负有不可推卸的历史责任。为此本人要求日本政府给予20万美元的赔偿。我要为惨遭日军杀害的二十六名中山卫士建立纪念碑,让中国人民永远不忘历史。我也需要改善已往疲惫不堪的晚年生活条件,我要医治精神上的创伤。我应该享受到我应享受的东西——因为那是我父母的鲜血换来的——是他们为唯一的独生儿子遗留的唯一的遗产。以上所叙请大使先生向贵国政府转达后给予答复。最后请转述一个战争受害者向首相阁下和日本人民的亲切问候,热烈欢迎天皇殿下即将对华的友好访问!
谢谢
中国民间受害者
赵文民
92年8月
通报于三五年七月一日,陵园警卫处
查本处警卫大队,于民国廿六年冬月,为死守南京,抗敌侵掠先生陵园各处掳守抗战,迄后以牺牲过大,众寡悬殊,遂至入城抵抗,继又在各处拼命挣扎,其抗战精神可歌可泣这厥后全称竟告陷落,因而壮烈殉难之官兵,不乏其人。本处痛念此辈为国捐躯志士成仁。自应详加调查,并列表式通报各部属知照,除分别通报外,特附列表式希查明限于七月十五日以前,具实呈报(或由同事同伍宣,其本人家属证明)来处,以便彙报请邮,幸勿延误为要
右通报
附官兵抗战殉难,请邮表一份(材料章)
此片为孙中山纪念馆,陈列右起,第九名为我父赵致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