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扫描序列号:s3121
写信日期:1992-06-20
写信地址:山西省运城市万荣县
受害日期:1941
受害地址:山西省运城市万荣县
写信人:李海忠
受害人:李海忠的父亲
类别:谋杀、其它(MU、OT)
细节:我的父亲在1941年被日寇杀害的,我对你们的壮举十分感激。我的家乡也是受害灾区因此我坚决支持签名和索赔运动。
尊敬的童增同志:
您好!
九二年五月三十日《山西日报》第三版刊文《民间索赔潮》,副标题:国人向日本要求受害赔偿始末。文章约占六分之一版面,约2800字。文中用了三个小标题:几多受害,几多赔偿;
布衣位卑,未忘忧国;
一人呐喊,万众呼应。
最后是:(摘自《中国经营报》)。按照文中大幅地涉及到你的情况,出于我对你的敬佩,觉的极需要向你写信。
我叫李海忠,男,53岁。58年参加工作,现在山西省万荣县爱卫会(主技)工作。我父亲是一九四一年在抗日战争中被日寇杀害的。
对你和你的助手陈健同志的壮举,我们这儿的广大民众,尤其是中年以上的人们无不称赞和感激。近期的夏收期间,我接触了好多人,大家一致认为你真了不起,你真有惊人的气魄。人们极为兴奋和激动。因为我们这里也是重灾区,所以,此潮在我们万荣县正不断地迅速扩展,大家称此风潮为“童增行动”。
现在,我欲举旗——牵头在我们县组织签名活动和统计各方面的受害情况——详细登记造册,并欲进一步将此行动逐步向纵横扩展,但捉摸不定此举合适与否,这急需要你指点。
我你知:就目前的情况来看,你发起的此举基本上还处于民间风潮,看来政府尚未函及组织。我举双手赞成并热烈响应尤愿积极配合推波助澜的此举动,毕竟要花钱,在我们这个扶贫县,经费又必然是个大问题,我欲设法筹集经费,这又可行与否,亦急需你提个意见。
如果上述可行的话,不久的将来我们这儿所形成的签名册和受害情况的统计资料将如你处置,这也需要你来给提示。
再就是:目前咱们这个风潮的形势和此风潮将来——[预]料——(最好是)肯定的结果又将如何,这都要劳驾你在复信中能予说明。
顺祝:工作顺利,身心愉快,阖家欢乐,万事如意。
李海忠 呈上
一九九二年六月二十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