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扫描序列号:s1744
写信日期:1993-04-22
写信地址:山东省济南市
受害日期:1942
受害地址:山东省济南市
写信人:范庆云
受害人:范庆云
类别:劳工(SL)
细节:1942年我在济南被抓了壮丁,同年又被押送到日本做劳工,在这四年当中过的是非人的日子和非人的环境,衣不遮体。当时与我同行的17个济南人16人都死于非命。我要为兄弟们伸冤,请童先生帮忙,不胜感激。
童增同志:
您好!
近几年由于您的辛勤工作,“二战”受害赔偿活动日渐高涨,并逐渐纳入法制的轨道,我这受尽日本军国主义摧残,行将入土的人,还有人为我们奔走呼号,向日本讨还公道,这使我深深感到:中国后生可畏,也感到了祖国的强大。
我叫范庆云,74岁,是济南市历城区港沟镇安家村村民。1942年秋,被济南的汉奸机构“洛阳公馆”抓了壮丁,同年冬由青岛东渡,押往日本做华工。先是在熊谷组的地方,做疏浚河道的苦力,后又转押松本市做同样的工作,抗战胜利后的1946年回国。在四年多非人的环境里,衣不蔽体,食不裹腹,整天在日军刺刀威逼喜爱,做难以承受的苦役。1944年冬季,在当时只能用木灰止血,破布条包扎一下,忍痛照常干下去。当时不能干活的病号,一旦进了病号房,没有一个能活下来的。他们在病饿的双重戕害下离开了人世。人死了,只是往火堆里一扔了事。当时与我同行的17个济南人,16人死于非命,苍天有眼,留下了我这个为弟兄们伸冤的人。
战后日本农业发展迅速,其中饱浸了中国人的血汗。他们的许多农业基础设施都是由中国人的无偿劳动换来的,在漫无边际的农田基本建设的工地上,到处都是赤脚光膀的穷苦华工,在日本的土地上,仍然埋着我残断的半截手指。我们的青春年华献给了大和,而大和给我们的却是无情鞭笞。我已是古稀之人,给我们养老的应该是日本,而我年年月月都享受着祖国的补助。我们要求受害赔偿,决不是一两个钱的小事。当时日本投降,美军占领其领土,他们的商店,仓库,设施,设备无人管理,我们秋毫无犯。今天要求赔偿,要的是中华民族的荣誉和气节,证明中华民族不是愚昧的群体,也不再是任人宰割的民族。每当我领导国家的补助金时,内心总是惶惶不安:我们的青春年华献给了日本,年老了却要由自己的国家养老,难道我们没有能力得到应得的补偿吗?
现在中日友好,而且要世世代代友好下去,这是两国人民梦寐以求的好事。但是,此间一切有好都是以平等,互尊为条件的。如果认为要求赔偿就是破坏友好,那么这种友好也是不真诚的,不公正的。中日两国都有“账目清,好弟兄”的颜语,中日友好必须做到账目清。
今寄上一份当年回国在青岛登路时由民国政府发的归侨证一件,请您依照国际法的准则递交日本政府,我与家人将不胜感激。
祝
您健康。
范庆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