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扫描序列号:s1371
写信日期:1992-04-08
写信地址:北京市
受害日期:无
受害地址:无
写信人:成开魁
受害人:无
类别:其它(OT)
细节:成开魁是毕业于北京农业大学的一位博士,支持对日索赔。
童增先生:
你好!
请原谅我冒昧写信打扰。
最近注意到你在有关报纸上撰写的中日战争“受害赔偿”问题的文章以及你的活动情况,深受鼓舞,有很多想法很想与你交流。
近日,朋友圈子中多次议论起你的情况,大家感到你从法律角度研究战争受害赔偿并加以实践,于民有利,于族有力,于国有利,而且其意义远不至此!
噢,对了,应该介绍一下我自己,否则太唐突失礼。
我叫成开魁,小你一岁,82年大学毕业,85年研究生毕业,工作两年后,90年北京农业大学博士毕业。现在中国科学院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委员会工作。主要从事生态学、农业生态学领域的研究。
看了你的关于战争受害赔偿的法学研究,有许多启发或者加深坚固了我所从事的专业领域中一些新的思想。不知你是否注意生态环境方面的国际动态。一些发达国家利用经济上的强大优势对发展中国家或落后国家实行“生态侵略”或“转嫁生态危机”,同时又要求这些国家在治理全球生态环境问题如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等时承担主要责任。例如美国的“国际环境与发展研究所”及“世界资源研究法”把中国与印度曾列为世界第四、第五污染大国,要求在世界变暖问题上负主要责任(印度“科学与环境中心”曾就此发表专文,“在一个不平等的世界中的全球变暖问题——环境殖民主义的一个例子”予以反驳);日本靠进口粮食、木材等原材料而把生态危机转嫁到别国。我与北农大几位同仁或学友近年深感生态环境问题很快会成为一个非自然科学的国际争论焦点。为了能为对生态学的发展作出贡献以及把生态问题与发展阶段(developed and developing and poverty)紧密扣起来,我们正在提出“发展生态学”新理论思想,看了你的法律研究实践,深感建立解决国际生态环境争端的“生态法”的理论与现实意义的重大。目前的环境法只局限于一国之内。这方面很想与你沟通并请教,不知是否有兴趣。
作为同龄人,我们都希望中华民族能直起脊梁,能迅速富强;而且我们都在行动之中,不过你堪称楷模。所以,很想与你交流一些更深层的思想及进行合作研究,当然生态学能与法学交朋友乃求之不得。想你也不会把朋友拒之门外。当然,能想象你很忙。如可能,请写封信。我的通信地址:1000101,北京市第767信箱。电话:4919944-538.
冒昧打扰,请见谅。
祝你的事业成功。
成开魁
9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