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扫描序列号:s1105
写信日期:1992-12-15
写信地址:福建省福州市
受害日期:信中没写
受害地址:福建省福州市
写信人:王鹤麟
受害人:王鹤麟
类别:其它(OT)
细节:今天我寄去最近的(支持对日索赔)签名表原件,日军两次侵占福州市,被洗劫大量名贵字画,我已请人核对受损情况,不久寄给你。
童增同志:
您好!
寄来的复信,收悉。谢谢!
按照复信的精神,我已复印多份转寄给曾受过日本侵略者害到家破人亡的亲友,请他们写成受害情况直接寄给您。可能过不久,您会收到他们寄去的信件。
今天,随信附上我最近请人签名的两份签名录原件,请查收。
随信附上的还有一张文化生活报的剪报,内中有福州“米家船”裱褙否,在日本先后两次侵占福州时被洗劫大量名贵书画,我已请他写受损失的情况,不久会寄给您。
致
礼
王鹤麟
92.12.15
向日本政府要求赔偿的签名
福州市是福建省的省会,又是我国东南沿海的大城市之一。自一九三一年“918”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侵华战争开始,福州曾先后两次被日本侵占,数以万计的福州人民惨遭日本侵略者的烧杀掳掠,家破人亡,损失严重。今天。我们支持受害者向日本政府要求受害赔偿。
签名时间:1992年12月15日
签名人:江心梅 林仁忠 王鹤麟(人名章) 汪水英(人名章) 陈淋 方秋英 曾桂英 陈宝玉(人名章) 潘金兰(人名章) 汪彬(人名章) 沈如熙(人名章) 林大祥(人名章) 张传通(人名章) 黄大明 李淑贞(人名章) 林金煊 郑彬 黄卫中 黄碧英 方举鹏 王杰 关宝珠 陈玉琼 刘水英 王飞 翁新培 郑禛露 林烜卿 陈捷 郑新玉 金钟明(手印) 李胜利 王春生(手印) 陈桂芳 林伟 林铭昌 王群 郑孛金 程武兴 陈平 刘玮 庞文秀
向日本政府要求赔偿的签名
福州市是福建省的省会,又是我国东南沿海的大城市之一。自一九三一年“918”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侵华战争开始,福州曾先后两次被日本侵占,数以万计的福州人民惨遭日本侵略者的烧杀掳掠,家破人亡,损失严重。今天,我们支持受害者向日本政府要求受害赔偿。
签名的时间:1992年12月15日
签名人:林妹英 黄依寿 王剑荷 郑明 邱照妹 黄理金 黄玉钦 俞平 俞辉 俞芳 黄文南 王秀琴 黄晓敏 方忠 陈加峰 黄理江 陈熙 黄理卫 王锦宁 李子平 郑学成 邱惠珍 黄耀东 卫萍 张桂生 王隽 王贞玲 郑伟 郑婷 郑明平 翁笑石 张国玉 陈文兴 江英玉 张国平 郑学英 郑学如 何志梅
文化生活报
闻报刊字01051号 1992年10月13日 星期二 农历壬申年九月十八 第42期
第四版
米芾•米家山•米家船
阿伦
米芾,是北宋的大书画家,世居山西太原,后迁河北襄阳,定居于江苏镇江润州。因举止“癫狂”,又称“米颠”。他的诗文书画俱佳。所写的草书,用笔俊迈豪放,似“风樯阵马,沉着痛快”。他画的山水,不求工细,多用水墨点染,自称“信笔作之,意似便已”。于蔡襄、苏轼、黄庭坚合称“宋四家”,在中国书画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米芾四出旅游,誉满神州。他始终没有来过八闽大地。奇怪的是旧时福州大庙山却竖有他的“全闽第一江山”的石碑。为了解开这个疑窦,我请教过福州画坛和文史界的前辈,他们都认定米芾确是没有来过福州的,大庙山上的碑刻可能是他人仿作,也可能是别人请他写了带到福州镌刻,或是后人从他写过的字中筛选出“全闽第一江山”六个字连着刻的。虽说现有的碑已不是原物了,但多年来,它在我的脑海里却留有很深的印象。
不过,最近我有了一个新的想法,就是书画艺术酷肖乃父的米芾之子米友仁是否有可能在访问榕城时,来一次继承“父法”地“墨戏”呢?米友仁的艺术手法与乃父米芾一样,故有“米家山”、“米家云山”、“米派”之称。自从我知道了“米家山”一说是指米家父子艺术风格之后,我又联想起福州南后街的“米家船”书画裱褙店。
月前我在本报36期《闲话三坊七巷的保护和开发》一文里提到了“米家船”裱褙店,但我把它错写成“米加船”,幸得“米家船”的业主来指正,并告诉我一个有关米友仁的传说。信中说“米家船”是在清同治年间开张的,店匾“米家船”三个字,还是清末举人、福州著名文人何振岱先生题写的。据说何先生写“米家船”三字时还讲了一个故事:米南宫(即米芾)的儿子米友仁擅书画、爱书画,一生以收集、推荐历代好书画为乐事。他四处游览,到过江南江北许多地方,福州似也曾来过。那时的交通主要是乘船走水路,他来到哪里,字画船也驶到哪里,所以中国书画史上有“米家字画满江滩”的佳话,“米家船”就是这个故事的反映和概括。来信还说,百年来他们店铺遭过三次浩劫,头两次日本侵略军沦陷福州,抢掠了他们的店铺,损失了大量的名贵书画和其他财物;第三次是在文化大革命期间,红卫兵以“破四旧”为名来店砸匾烧画,情况惨不忍睹。开放改革以来,春风又绿大地,经济建设突飞猛进,文化艺术空前繁荣,书画裱褙业也随着兴旺起来。店主人还由衷地表示:一百二十年来他们一家三代乐业敬艺,即使在最困难情况下也誓不改行,希望在今后的南后街改建中仍能为他们留下一“店”之地,以便百年老店和技艺绵延久存。
我想,如果店家的述说确实,则旧时大庙山的石碑极有可能为米友仁以父名代写的,而且我们福州的书画、金石史又要添写上生动的一笔。此真妙哉善哉!
文化生活报是福州晚报社与福州电视台联办的报纸,每周出一期。文中所指“米家船”两次遭到日本侵略者洗劫名贵书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