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扫描序列号:s0901
写信日期:1993-08-03
写信地址:辽宁省沈阳市
受害日期:1942-02
受害地址:辽宁省锦州市兴城县
写信人:张翠杰
受害人:张香国等人
类别:劳工(SL)
细节:我父亲张香国原籍兴城县在1942年大概2月份被日军抓走,修国防工事,动作慢点就挨打,如果得传染病被发现就被烧成灰,每天一个工棚里都有几个被这样折磨死的,父亲回来几月后就去世了。现要求日本赔偿。备注信封丢失
日本国驻中国沈阳总领事官,请转日本国政府!
《向日本国要求受害赔偿申请书》
总领事先生:
日本国政府及其有关人员:
我是一名日本侵华期间受害者之女,我以自己父亲及我一家在日本侵华期间的悲惨遭遇,控诉日本侵略者的滔天罪行。并申诉要求日本政府给予受害赔偿!
我叫张翠杰,我父亲叫张香国(原籍兴城县东辛庄乡义和林屯人)。我父亲曾于1942年(民国31年)2、3月间,被日本驻兴城县宪兵队抓走,押送到当时的安东省东部密山一带,修国防工事(现黑龙江省,虎林县)。11月生还。回想起当时父亲曾这样讲[述]过那时的遭遇:“我们很多男人都被强迫坐上闷罐货车,押送到密山一带的荒原上,到了那里都现砍了些树,搭席棚住在又冷又潮的地上。夏天跳骚、蚊子把全身上下都叮咬地满是脓[包]。很多人都长了疥疮,非常刺痒。那时大家痒痛难忍不但不给治疗反而还得挺着去干活,动[作]慢一点就用枪托子打。每天连橡子面都不给饱吃。更可怕的是得了[像]瘟疫那样的传染病别让他们发现,要是被发现了人还没断气就给捆在铁板上烧,[火]化成灰在埋掉,[像]是怕给他们也染上。那种惨状真是没法看。每天一个工棚子里都得有几个人被这样折磨而死,我真是命大呀,能够死里逃生活着回来再见你们一面!可是我回来也没有什么用了,我们这些人去时都是身强力壮,可现在全身上下只剩下了这把骨头和一身的病!”
的确,记得那时回来的人都是骨瘦如柴,轻者染上了一身的疥疮,重者是终生残废。我父亲回来不到一个月由于也染上疥疮加上伤寒病,无力医治,含恨死去。
自从父亲被抓走那天起,灾难就降临到了我家,我一家人从此过着乞讨的生活。哥哥活活地被饿死,姐姐的腿上至今还有讨饭时被狗咬的伤疤。真是家破人亡、妻离子散。我们在苦水中[度]日一直到解放,这种遭遇和苦难是用语言无法形容和表达的。
因此,我们这些受害者及其子女坚决要求日本国政府给予我们受害者一家壹仟万日元的赔偿费,以告慰九泉之下的父亲和哥哥。虽然说金钱根本无法补偿日本侵略者给我全家人生活及心灵上带来的极巨大的痛苦与创伤,更无法弥补多年来我们对亲人们的思念,但至少可以使我们在心理上得到一定的平衡与慰寄!我想这也是给予有良知的日本国人民,心理上的一种安慰!
日本侵略者曾使无数个美好和睦的家庭,陷于妻离子散家破人亡的境地,这笔血债和仇恨是无法用金钱来计算衡量和补偿的。但是我们相信,所有具有正义感的日本人民及其当今的日本政府以至所有维护、渴望世界和平的人们,一定会赞成我们的合理要求,以此也给两国人民心理上一个合理的调解及抚慰!
申述人:日本侵华期间受害者之女,张翠杰
1993年8月3日
邮:110025 583292
沈阳铁西区兴工二校
日本国驻中国沈阳总领事官,请转日本国政府!
《向日本国要求受害赔偿申请书》
总领事先生:
日本国政府及其有关人员:
我是一名日本侵华期间受害者,我以自己及在日本侵华期间的经历及我一家的悲惨遭遇,控诉日本侵略者的种种罪行。并申诉要求日本政府给予受害赔偿!
我叫赵殿武,是辽宁省兴城市海滨乡项家村人。那是一件目不忍视耳不忍闻的悲惨事件:在1942年(满洲国康德九年)2、3月间,我被日本宪兵抓去当劳工,修国防工事。(我没能跑掉,那时真正年[轻]的都跑掉了)。一共去了六七个月。当时我们兴城300多名劳工被日本兵押着由兴城车站坐闷罐货车到乌奴耳西山(现内蒙古,当时叫兴安北省)。有的劳工被押到黑龙江虎林县,(那时叫安东省东部密山一带)。现放桦树,搭席棚作宿舍,化雪作饮水,埋锅蒸窝头,每人只给一个;煮玉米,[蒸]大豆,每人一勺;经常吃橡子面而且还吃不饱,干不动活还要挨打。瘟疫流行。去的人死了有大半,有的人还带着活气就给埋了,埋的时候还叫妈呢!我把眼睛哭瞎了一只。到家后少吃只能吃稀食,吃干的吃多些会撑死,当时劳工阎先亭吃多了饭就撑死了!
回来后,我丧失了劳动能力,给自己家里带来了极大痛苦。我在修劳工期间,我的妻子带着一个孩子过着乞讨的生活,盼回的我却丧失了劳动能力,当时的我想不再活下去,后经多人劝解才活到了今天,这些年来我们的心里极不平衡!在我们的心灵上深刻着对日本侵略者的仇恨。难道是日本侵略者给我几个金钱就能弥补的吗?为了心里的平衡,我要求日本政府给予壹仟万日元的赔偿费!
我相信,所有具有人性正义感的每一位政府官员和日本人民一定会接受我们的合理要求。
日本侵华受害者:赵殿武
1993年8月13日
同被抓去当劳工的人员名单
我们一起去做劳工的,现在记得的人有:绶中县孤家村的杨佐林、刘福顺、杨有、刘贵,(当时他们是兴城人),兴城市东辛庄镇的陈井珍(解放后当过大队书记)。我们临村的有苏屯大队的张香国(义和林屯人),项家村的还有阎先亭、徐老贺、陈首功。
证明人:赵殿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