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扫描序列号:s0467
写信日期:1994-04-10
写信地址:广东省汕头市
受害日期:无
受害地址:无
写信人:张文祥
受害人:无
类别:其它(OT)
细节:支持对日索赔。
尊敬的童增同志:
您好!
文摘周报一则标题《向日本国讨公道》的报道,读后思绪翩翩,勾起我深深地回忆,竟然寝不成眠,于是欣然命笔,算是写个读后感吧!
尊敬的童增同志:时间应该回溯到20多年前,当时我所在的部队空军3542部队一连驻在广州近郊岑村(手表厂附近)期间,连队接受支工任务到广州南岗砖厂劳动,时间数月,记得是1970年8月间,我用几天时间(午休和晚饭后)写了一封信,经思考再三后,这封写给外交部的信终被投入邮箱(后又写了一封),信的内容是表明一个战士的坚决态度:不同意中日建交时,中国政府取消对日本提出的战争赔偿。当时,我想这个问题定能引起有关方面的关注,引起共鸣,引起讨论,但出乎意料,事情杳无回音。一段时间里,本人感到压抑和委屈,几次萌发再写信的愿望,但“9.13”事件后,重大的政治学习冲淡了这个愿望。现在回想起来,当时的杳无回音原因可能:国内压抑的政治气候此其一;再者,我国已把对美日关系提为战略高度去看待,去处理;再者,信中提出的问题可能被有关方面而忽略了(可能论理不够尖锐,不够有力,不够充分,再说敬爱的周总理以代表中国政府在多种场合表示:中日建交中方将放弃对日的战争赔偿要求,理由是战争责任不要日本人民来承担,这点已作为大政方针定下);最后一点是这只不过是一个普通战士的声音,一句只是一句而已。总之,信中提出的问题是不合时宜的,信的命运亦就可想而知了。
尊敬的童增同志,随着时日的推移,几经[辗]转,原信早已没有保存下来了,如果原信能在今天重现,重读,我想必思绪一定会更起巨澜!当时信的内容仍依稀可见:一、中日建交时潮流,是历史必然,是好事,应该欢迎,但为理顺两国关系,特别是深埋在人民心中的中日关系,辗转赔[偿]理应提出,理应坚持;二、日本已是高度发达的国家,2千亿美元的战争赔偿不会严重影响日本国民的生活(特别考虑到分期付款);三、2千亿美元对中国加快自身的建设步伐意义深远,即使只赔500亿或200亿,也应坚持,意义同样是深远的。四、战后日本历届政府,从岸信介、佐藤、池田等都敌视中国,今天建交,战争赔[偿]是天公地道的事、是理所当然的事;苏联和东生是当时两个社会主义阵营中的兄弟国家,乌布利希,仍然赔偿老大哥几百亿美元,当时苏联已相当发达。事物就是相对比。五、战争赔[偿]已是国际关系中的实例和常识。
尊敬的童增同志:从甲午海战后的割地赔款到“九•一八”事变的枪声,“7•7”卢沟桥事变的炮火、日本军国主义侵略的铁蹄践踏下的中国,其犯下的深重罪行真是罄竹难书!哪些从精神到肉体上都惨遭其害的人的心灵深处至今仍在颤抖!对这些,中日正直的人民是不难理解的。难道这段历史,这些事实可以轻描淡写,可以一笔勾销!我认为:鸿沟需要我们去填平,心灵创伤需要我们努力去补偿。这些道理将为两国人民所共识。
尊敬的童增同志,一心为民天地宽。您们的事业是崇高的,您们所发起的“向日本国要求受害赔偿”的活动一定会得到中国人民和各受害国人民的同情和支持,您们的活动一定会更加波澜壮阔!日本国正式谢罪和进行赔偿受害人的一天最后一定会到来!让我们携手努力吧!!尊敬的童增同志,一想到这,我就向往您们崇高的事业,[愿]为此而尽点绵力!
敬礼!
握您的手。
94.4.10
张文祥
广东省汕头市玉蘭园34幢803房
电话:8306539